×

国产品牌汽车

国产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跌至2010年来新低,仅占37.1%

carxun carxun 发表于2019-05-15 22:54:00 浏览331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2019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出炉,不出意料,汽车销量继续下滑。据中国汽车协会数据,今年4月,国内乘用车(包括轿车、SUV、MPV)仅157.5万辆,同比去年4月下跌17.7%。今年1-4月累计销售683.8万辆,同比去年下跌14.7%。

但对国产汽车工业来说,最可怕的,却不是总盘子下降,而是随着市场步入寒冬,国产品牌却出现了整体市场份额的下降。换句话说,当总盘子不再增长,国产与合资开始你死我活的“正面杠”,国产品牌的份额,今年4月陷入了历史新低!

国产品牌4月份额下滑至新低,SUV是“罪魁祸首”?

据中汽协的数据,中国品牌乘用车4月销量为58.5万辆,同比下降27.9%。市场份额为37.1%,同比去年下降了5.2个百分点。这也创下了自2010年以来,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新低(上次新低是2014年8月,市场份额为37.9%)。

其中,中国品牌轿车在4月份销售15万辆,SUV销售32.4万辆,MPV销售7万辆。在三个细分市场市场份额分别为18.9%、50.1%、73.6%,均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,其中SUV降幅最大,市场份额相比去年降了7.4个百分点。原来我们说国产品牌在SUV市场,对合资车是“碾压”。如今来看,SUV市场里,合资品牌已经追上,与国产品牌平分天下。

从1-4月累计销量看,国产品牌乘用车销售277万辆,市场份额40.5%,比去年同期整整下降了4个百分点。随着大众等合资巨头在SUV领域的持续发力,新车频出,国产品牌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1-4月份,国产品牌SUV销售160.4万辆,市场份额下降到55%,下降了6.7个百分点。而轿车市场里国产品牌的份额也下降了1.1个百分点。

从中能看出,SUV的下滑,是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下滑最大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
德系日系崛起,抢了国产品牌份额

从2017年至今的数据看,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最高峰,出现在2017年的12月,当月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到了48.8%。几乎占据了国内乘用车半壁江山。

而随着2018年合资品牌(特别是大众为代表)在SUV市场的发力,国产品牌在SUV领域的传统优势被挤压,整体市场份额随之下滑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基本就在40%出头徘徊,今年前三个月每月都还能维持41%-42%的份额,到了四月,巨幅下跌到了37%。

但是横向比较来看,从1-4月的总销量规模所占市场份额看,国产品牌40.5%,德系23%,日系20.7%,美系9.5%,韩系4.8%,法系0.8%。其中合资两大主力军,德系何日系均有显著增长。德系从20.8%增长到23%,日系从16.9%增长到20.7%,韩系也从去年的4.3%增长到4.8%。可以说,车市进入寒冬,日系笑的最畅快,德系仅次之。而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下滑,也是拜德系、日系的强势表现所赐。

市场份额下滑原因何在?

从历年国产品牌的表现来看,不管市场怎么变化,国产品牌的占乘用车市场的份额,基本没下过40%。故此业内有“40%为国产品牌市场份额红线”的说法。

今年1-4月,值得庆幸的是,国产品牌总份额为40.5%,依旧守住了这个“40%”红线。

除了SUV红利渐渐消失、德系日系的强势表现这两个原因之外,笔者分析,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下滑,还有以下几个原因——

其一,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,并未从根本上起到刺激作用。在政策实施之前,业内就有不少质疑的声音,一个十年前曾经用过的政策,十年后再拿来用,能起作用么?事实证明,市场总盘子下滑,本应在汽车下乡政策中占主力的国产品牌份额下降,说明这个政策起不到当年的作用。究其原因,随着消费观念升级,消费市场日趋饱和,早已解决从无到有,三四五线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,政策刺激的积极效果当然有限。同时,也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,部分地区老百姓消费信心不足有很大关系。

其二,合资品牌的降价,挤压了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。从中汽协发布的乘用车价格指数来看(该指数采集市场终端售价后,加权计算而成),国产品牌受影响最大的小型、中型轿车和小型、紧凑、中型SUV这几个细分市场,其终端价格指数均有明显下降。如下图:

国内轿车和SUV市场的价格指数变化

(数值越高,意味终端价格越高)

其三,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——

国产品牌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,纷纷进入转型期。几个代表性的主流车企,纷纷从“低价换市场”的销售导向,转向了“品质和技术”导向,对技术平台、智能互联、产品品质进行升级。随之而来,就是价格的上涨,增加了市场销售的难度。

譬如,近段时间,长安推出了CS85,售价13.69-16.99万元。吉利的星越,13.58万元到21.68万元。哈弗去年开始推出的F7系列,售价10.9-14.9万元,比H6价格略高。再譬如上汽主打的名爵6、HS等,领克的01、02和03等,都是希望以接近合资的价格,凭借更高的产品力,来获得市场的认可。

但正如数据所体现出的一样,国产品牌的向上,必然要忍受随之而来的市场阵痛。

最后说说

国产品牌“以低价换市场”的策略,随着一大批三四线本土品牌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,被证明是行不通的。市场份额的下滑,并不意味着国产品牌的退步。相反,如果看到国产品牌在技术、品质、形象上的巨大进步,用“唯销量论”来评价一家国产品牌的发展,是不公平、不客观的。

话虽如此,市场很残酷,国产品牌的压力也是巨大。笔者听说,某家国产品牌的销售负责人,从前以半年为销售周期来换人,现在以月为单位。走马灯式换将,可见销售压力之大、市场竞争之激烈。

所以,从这个角度来看,整体份额的下滑,对各家销售负责人,也许是个好事。毕竟整体都在滑,非战之罪。大家也许能松口气。

而对国产品牌的整体发展而言,逆境倒逼之下,马太效应将开始凸显。对排名前列的几家巨头而言,反而将迎来发展机遇。

2019年,会不会就将是分水岭?

(*文中数据均来自中汽协)